-明星經理人的時代漸逝
作者:John Rekenthaler
約自 1960 年代開始,共同基金經理人的光環漸漸受到注意。尤其,選股能力強,操盤績效出色的經理人,更是能吸引大規模的投資人資金,也有大量的媒體曝光;只不過,基金的績效可能在操盤 6 年之後突然回檔。接下來,在 1980 年代的牛市環境中,有利經理人的操盤績效,進而讓經理人的光環更加閃亮。這一世代的共同基金明星經理人,普遍較其前輩更為積極。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偏好低本益比個股的 John Neff (服務於領航),在當時可視為相當保守的基金經理人。此外,富達的 Peter Lynch,或者 Acorn 的 Ralph Wanger 等偏好成長型股票的明星經理人之操盤技巧,讓他們能順利度過熊市的投資環境。整體而言,1980 年代的明星經理人更有能力維持投資人信心。
晨星研究副董事長 John Rekenthaler 指出,1980 年代出現的眾多明星經理人,對共同基金產業發展來說,是件好事!明星經理人有利擴大共同基金市場的規模 (當時,與現今不同的是,明星經理人必會持有股票部位);而當時也是絕佳的投資良機,因為,股市接連上揚 10 多年的時間。對於從直接投資股市,轉而選擇共同基金的投資人來說,絕對是正確的決定。在絕大多數的案例中,出名的共同基金表現多優於投資人自行選股的結果。
也因此,在投資人眼中,共同基金沒有太多的缺點。然對許多經理人來說,行銷公關手法時而過了頭!甚少有操盤能力強的經理人對於配合行銷手法一事,樂在其中。不過,如果沒有積極的行銷,沒有塑造出明星經理人的形象,共同基金能吸引大規模的資金進入嗎?或許有可能,然我們現在已無法得知,不過,共同基金產業確實已從積極的行銷手法中,得益甚多。
與現今不同的是,1980 年代、1990 年代初期,規模大的主動式管理基金表現常超越標普 500 指數。然當時的股市效率性不如目前的投資環境,主因在於當時的專業投資經理人,只是交易市場中的少數。不僅如此,當時的法規環境也較為寬鬆,因此,鮮為人知的是,經理人常會接受企業專業經理人的 '投資建議'。因此,有更佳的教育背景與專業訓練,加上能獲得更佳的資訊品質,當時的基金經理人想要不出名,也不容易。
◆嶄新的時代
不過,投資環境已出現顯著的改變;尤其,專業投資經理人已失去絕大多數的競爭優勢。儘管仍有經理人持有與時俱進的專業素養,並能獲得研究團隊的協助;然現在的經理人所持有的競爭條件都大同小異。此外,說服投資人掏腰包投資是一回事,說服投資人將資金從其他基金中,轉而投資你的基金則又是另一回事。並且,隨著企業準則要求轉趨嚴格,即使是絕頂聰明的經理人,要超越大盤也越來越不容易。
此外,共同基金投資人的需求也不一樣了!30 年前,投資人普遍從投資顧問端申購共同基金,並透過投資顧問留意共同基金的表現;或者他們決定捨棄股票,直接申購共同基金,惟投資人必須要自行對市場與基金商品做研究。對投資人來說,追蹤單一基金較追蹤完整的投資組合更為容易。換言之,基金經理人足以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簡單明瞭的商品當道
新千禧世代投資人所處的環境甚為不同。這也讓我們聯想到 '領航'(Vanguard) 的例子,不論是透過廣為人知的被動式管理基金,還是實際上仍存有類似主動式管理操作行為的基金;領航的商品策略顯著淡化基金經理人的個人特色。顧名思義,被動式管理的基金是以維持基金運作為導向,而非以積極操作為導向。不過,部份主動式管理的基金其實也有相近的理念;這類基金常有多位經理人,持有為數眾多的標的,且績效表現不會與基金的基準指數相差太多;而這類型基金的設計即類似被動式管理基金。
換言之,淡化經理人個人特色,商品相似度越來越高,是新的趨勢。市場領先的基金公司,不論從 ETF 基金領域領導者的貝萊德、首域,還是共同基金的富達、普信、American Funds 等資產管理業者,都漸漸走上相近的腳步。總結來說,30 年前,Rekenthaler 相信提供充分資訊給投資人,且提供由明星經理人操盤的基金,是服務最佳的資產管理業者。不過,現在他則認為,有沒有明星經理人操盤,並不是重要條件。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c2016 晨星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晨星提供的資料:(1)為晨星及 (或) 其內容供應商的獨有資產;(2)未經許可不得複製或轉載;(3)純屬研究性質而非任何投資建議;及 (4) 晨星未就所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及即時性作出任何保證。晨星及其內容供應商對於因使用相關資料而作出的交易決定均不承擔任何責任。過往績效紀錄不能保證未來投資結果。本報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涉及協助推廣銷售任何投資產品。
若您發現 [ 近訪基金 ] 無法更新,我們建議您清除瀏覽器的Cookie。請問是否馬上清除?